发生劳动纠纷找的部门主要是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法院。按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不是必经程序,但是要去法院起诉前,必须先经劳动仲裁委处理,法院才会受理。
1.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2.劳动仲裁。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向法院起诉。劳动者有欠条的,可以携带身份证、户口本、欠条、起诉状及副本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法院判决用人单位支付欠款,但是单位仍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自判决书规定的期限届满后两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关于劳动仲裁及劳动监察的运用与区别探讨劳动仲裁与劳动监察均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路径,然而这两种途经在其性质以及适用范围方面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劳动监察:这一处理机制隶属于行政执法范畴之内,针对用人单位可能出现的未向劳动者支付相应薪酬、未能出具离职证明或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等情况,劳动监察机构有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用人单位予以履行相关职责。
1)举例来说,劳动监察大队具有行使行政处罚的权力,从而能够对企业的违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并且在对案件立案审查之后,会向涉事企业发出责令履行要求的通知书。
2)通常来讲,劳动监察的办案期限设定为60天,对于拖欠员工薪资此类较为简单的申诉事项,其处理效率相对较高。自作出监管决定之日起,该项决定即刻产生法律约束力。
3)劳动仲裁:在定位上更倾向于司法性质,主要适用于判断用人单位是否存在违法辞退、解除了劳动者的工作年限、是否抵扣了加班费用、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以及是否支付经济赔偿金等问题。若劳动者与资方就拖欠薪资的数额存在分歧,或者劳动者还有其它权益譬如经济补偿金、加班费、提成、年假工资等待偿,那么他们应当选择采取劳动仲裁。
此外,由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书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从而为劳动者的薪酬领取提供更加周全的保护。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劳动仲裁的裁决并不一定即时生效,如果双方存有异议,还可据此提起诉讼至法院。
综合以上阐述,究竟应该选择采用劳动监察途径抑或是劳动仲裁方式来解决劳动争议,完全取决于劳动者的个性化需求。对于那些反映较为简单的工资拖欠事宜,显然通过劳动监察程序会显得更为直接、有效;
至于涉及到各种复杂争议、亟需借助司法裁决来解决问题的立场上,选择走劳动仲裁途径或许更为适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条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需要看情况,劳动者遇到劳动纠纷的情况下,显然是可以报警处理的,但如果不涉及到违法犯罪是的话,是不受理的。出现劳动纠纷的时候,当事人报警警察是不会受理的,当事人可以提起劳动仲裁解决劳动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纠纷找什么部门解决?发生劳动纠纷找的部门主要是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法院。按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不是必经程序,但是要去法院起诉前,必须先经劳动仲裁委处理,法院才会受理。1 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2 劳动仲裁。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不愿调解、调解不